如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14-1-10 9:57:17 浏览次数:166

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直观性、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等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创新精神
美国教育家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讲道,优秀的教学源自教师的心灵,教育的最高理念乃是从人的心灵深处引出智慧的内核,教师以心灵导师的身份来启迪生命。优秀教师要拥有一颗能够唤起共鸣、交流情感、融合思想、激发潜能的心灵。拥有这种心灵的人必定是富有情感、富有激情的教师。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育目的在于育人,教学不应只是“授人以鱼”,而应是“授人以渔”。数学学科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之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学习气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如在“方案设计”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一农夫带有鸡、狗和米三样东西。现农夫要渡河,而船只能承载农夫和鸡、狗、米中其中的一样。如果农夫不在场,鸡要吃米,狗要吃鸡。请问农夫应怎样渡河才能使鸡、狗、米都丝毫无损?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十分浓厚,让学生小组讨论,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加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增强应用意识数学是一项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2、创设“温故知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首先可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是什么?”然后再问:“你们能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解不等式2x 1>2和2(23x )<x +1吗?”于是学生们都会跃跃欲试地去解不等式。这样提问,能促使学生迫不急待地将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的对象迁移到未知的对象上去。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旧知识作铺垫,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创设迁移情境,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层层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简约、跳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去“想”,并帮助学生学会“想”。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同化中有顺应,顺应中尽可能先同化,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
3、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
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如利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软件动态的演示函数图象,形象直观的效果,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情境。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识。
4、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古希腊一位将军要从A地出发到河边(如下图MN)去饮马,然后再回到驻地B。问怎样选择饮马地点,才能使路程最短?为什么?
这一问题情境既体现了问题的现实性及应用性,又包含有丰富的数学价值。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创设疑惑陷阱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地将“疑”、“错”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趣”,“错中生奇”,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如复习圆这一章节时,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1)弦是直径;(2)半圆是弧;(3)三点确定一个圆;(4)半圆是圆中最长的弧;(5)垂直平分弦的直线必经过圆心;(6)平分弦的直径必垂直于弦,判断上述命题是否为一真命题,若不是真命题,举一反例说明。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2、创设发散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探索能力是大有益处的。如;在解决“求抛物线y =(m2 +1)x2 2m +(m2 +4)与x 轴有无交点?”这道题时,可提出问题:“你能把本题改编为一元二次方程或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的题吗?”这样提问,使学生把已储存的知识信息全部输出,使知识融会贯通。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地的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如在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讨论中,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
3、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讲完一个题后,要追问其思路是什么,是否还能用别的方法解决,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扩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一条直线分一个平面为2部分,二条直线最多分一平面为4部分,则5条直线最多分一平面为几部分?引导学生探索:为把平面分得区域尽可能多,不应出现三线共点或平行线,二条直线最多分一平面为4部分,第3条直线L3应与前两条直线交于2点,从而L3被分成3部分,应将原平面区域增加3块,同理分割下去,由此总结规律:平面上有n 直线,其中没有两条平行,也没有3条经过同一点,把平面分割成Sn=1+ n(n+1)块。所以5条直线分割平面最多应为16块。通过此题教学由学生探索到发现,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必须注意,“平面上有n直线,其中没有两条平行,也没有3条经过同一点,把平面分割成Sn=1+ n(n+1)块。”这一规律万万不能教师包办代替讲出或在黑板上写出,而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加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探究性,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4、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这种形式的提问要求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侧面寻求参考答案。它是从某一点出发,运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联想,追求多种解答,探索多种策略,思维是多向的,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k+1)x+k1=0, 当k为何值时,方程有实数解?很多同学的解如下:
解:由题意得:△≥0且 k ≠0, 解得:k≥且k≠0
当然这种解法只考虑到这个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但这个方程也可能为“一元一次方程”即k = 0时。这样解题自由度大,在思维广度上有更大的空间。
新解:①当k=0时,方程 –2x1=0, 有一个实根。②当k ≠0时,△=4(k+1)24k(k1) ≥0,k≥ 综合①,②,当k ≥时,原方程有实根。这样随着练习的层层深入、开放,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开阔,他们善于用不同思路去剖析数量关系,把握思考方向,向其纵深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发散性得到了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决不仅仅这几种,他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的热情。总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并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力,创设美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便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效果